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位于上海市奉贤区杨王经济园区旗港路738号,注册资本1.976亿元。公司占地1.5万平方米,建有标准化厂房1.2万平方米。公司拥有两家全资子公司:上海超日(洛阳)太阳能有限公司和上海超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2013年1月22日,因公司涉嫌未按规定披露信息,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公司简介
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各种型号、规格的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组件和太阳能灯具的新能源企业,生产的硅太阳能组件95%以上出口,畅销欧美。2004年公司被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005年公司地面用硅太阳能电池组件获上海市重点新产品证书;2006年公司通过了TUV认证和IEC61215认证,地面用硅太阳能电池组件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主要产品
单晶硅及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材料、太阳能设备、太阳能灯具等太阳能电池产品。
历史沿革
公司系由超日有限依法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为倪开禄、倪娜、张正权等26位自然人及张江汉世纪、建都房产、南天体育3家法人单位。公司于2007年10月12日在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设立时注册资本为11,500万元,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10226000457712。20
09年8月26日,公司增资扩股,注册资本由11,500万增加到12,350万元;2009年12日4日,公司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注册资本由12,350万元增加到19,760万元。
2011年7月6日,公司已完成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了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52,720万元。
经营情况
业绩下滑
2012年12月28日,面对董事长倪开禄卷款外逃传闻,超日太阳公告称,董事长倪开禄是因为带领公司应收账款催收小组在催讨应收账款,才在国外逗留。并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在欧洲、美国等公司主要客户聚集地开展催收工作,同时,考虑到其在国外不能履行相应职责,进而将总经理职位交与女婿张宇欣担任。
公司还公告,超日九江、超日洛阳的生产线、卫雪太阳能组件生产线、本部电池片生产线处于暂停生产状态,本部组件6条生产线中有2条生产线正常生产,业务尚在运行。一位超日太阳人士表示:“现在公告出来的都只是表面现象,超日太阳很早就已经开始腐烂了。本部早已停工两个月,非法集资问题更严重,曾引发内部职工闹事。”据其透露,资金链的紧绷,已让超日太阳发不出工资。
除开不得不公告的股权抵押,超日太阳还在私下进行更疯狂的民间非法集资,其给出的利率最高达15%,堪比高利贷。据上述人士介绍,超日太阳在内部进行民间集资,最低5万元起步,上不封顶。利率分两个档次,5万元为12%,30万元及以上均为15%。可以签订的集资合同期限分别为1年期、3年期和5年期。
据称,倪开禄开展民间集资并非以自己名义,他只是作为担保人出现,集资的实际操作公司,名为上海真银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真银投资)。真银投资注册时间为2007年11月5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注册地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杨牌路588号7幢299室,法定代表人为李伟祥。李伟祥为上海市奉贤伟佳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看似毫无关联,但其住所却与倪开禄同在奉贤区南桥镇的杨王村别墅区杨王苑内,为杨王村西胡112号。
不过,上述人士告诉记者,真正操作真银投资的是张海红,张海红与倪开禄关系可不一般。
超日太阳前身系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超日科技),超日科技是由倪开禄等6位自然人,于2003年6月共同出资组建,成立时注册资本500万元,其中:倪开禄出资375万元,占75%;自然人张海红、倪开寿、沈卫华、宋志华和钱金发5人分别出资25万元,各占5%。而在超日科技设立后进行的一系列股权变化中,张海红均参与其中。2005年7月,超日科技第一次股权转让中,张海红以1元/份出资额,接受江海商业(当时控制人为倪开禄)150万出资额,其在超日科技出资额升至175万元。2006年4月,张海红又以1元/份出资额将其175万元出资额转给倪开禄。倪开禄又在2007年6月,以1元/份出资额,将47.6万元出资额转让给张海红。公司上市后,张海红握有超日太阳306.5万股,于2011年11月18日解禁。2011年年报显示,2011年底,张海红还持有306.5万股。超日太阳招股书显示,张海红2005年就在担任超日太阳的财务部副经理,2010年发行时,任公司投资部经理。
立案被查
2013年1月23日,超日太阳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月2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上海稽查局《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未按规定披露信息,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超日太阳自2012年12月20日起停牌,停牌前报收5.11元。
1月17日,超日太阳发布2012全年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公司将在三季报中预计201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1000万元至3500万元修正为亏损9亿元至11亿元。对于巨亏原因,公司解释称,2012年光伏行业尚未走出“寒冬”,产能过剩现象依然严重。2012年下半年,银行开展对公司的收贷,导致公司四季度出货量远低于预期。经营状况的严重下滑导致公司2012年度正常经营损失达3.0亿至3.5亿元。此外,公司对存货、机器设备和电站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合计约6.0亿至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