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类
面源污染(Diffused Pollution,DP),也称非点源污染(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NPS),是指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陈吉宁,2004)。
根据面源污染发生区域和过程的特点,一般将其分为城市和农业面源污染两大类。
2农业方面
农业面源污染(ANPSP)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它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田施肥、农药、畜禽及水产养殖和农村居民。农业面源污染是最为重要且分布最为广泛的面源污染,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地表和地下水环境污染(郑涛,2005)。土壤中未被作物吸收或土壤固定的氮和磷通过人为或自然途径进入水体是引起水体污染的一个因素(陈红,2002)。
面源污染自上个世纪70年代被提出和证实以来对水体污染所占比重随着对点源污染的大力治理呈上升趋势,而农业面源污染是面源污染的最主要组成部分,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是国际大趋势。在美国,自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虽然点源污染逐步得到了控制,但是水体的质量并未因此而有所改善,人们逐渐意识到农业面源污染在水体富营养化中所起的作用(仓恒瑾,2005)。经统计,面源污染约占总污染量的2/3,其中农业面源污染占面源污染总量的68%~83%,农业已经成为全美河流污染的第一污染源(Miller,1992)。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开展相关研究寻求解决面源污染治理的方法尤为必要。
3城市方面
城市面源污染主要是由降雨径流的淋浴和冲刷作用产生的,城市降雨径流主要以合流制形式,通过排水管网排放,径流污染初期作用十分明显。特别是在暴雨初期,由于降雨径流将地表的、沉积在下水管网的污染物,在短时间内,突发性冲刷汇人受纳水体,而引起水体污染。据观测,在暴雨初期(降雨前20min)污染物浓度一般都超过平时污水浓度,城市面源足引起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具有突发性、高流量和重污染等特点。
城市面源污染有如下一些特征:
(1)城市的硬质下垫面占大多数,径流系数较大,形成径流的时间短,地下入渗量小,对污染物的冲刷强烈。径流形式以短时间的地表径流和较长时间的管内流为主。
(2)城市面源一雨水径流可粗分为屋面径流和路面径流。屋面径流污染源主要为屋面沉积物及屋面材料析出物。关键因素为屋面材料性质。路面径流主要污染源为路面沉积物、行人和车辆的交通垃圾等。屋面径
流基本不受人、车辆等流动因素的影响,水质略好于 路面径流。
(3)面源负荷来源主要为:屋面建筑材料、建筑工地、路面垃圾和城区雨水口的垃圾和污水、汽车产生
的污染物、大气干湿沉降等。其中产生负荷影响较大为雨水口的垃圾和污水。
(4)地表径流大部分通过城市下水管网排入受纳水体,其汇水范围主要通过排水管网的走向确定。
(5)城市面源的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ss、石油类和N、P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