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网络(Home Network)是融合家庭控制网络和多媒体信息网络于一体的家庭信息化平台,是在家庭范围内实现信息设备、通信设备、娱乐设备、家用电器、自动化设备、照明设备、保安(监控)装置及水电气热表设备、家庭求助报警等设备互连和管理,以及数据和多媒体信息共享的系统。涉及到了电信、家电、IT等行业。
从产品的角度涉及到了通信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制造商,IT行业的芯片提供商、软件提供商和终端设备制造商以及家用电器制造商。应该说,这些行业对家庭网络的理解不是完全一样的。
家网现状编辑中国已经颁布的六项家庭网络标准分别覆盖了家庭网络的体系结构、家庭主网通讯协议、家庭子网通讯协议、家庭设备描述规范、以及一致性测试规范等,他们构成了家庭网络标准体系的基础协议。这六项标准分别为:SJ/T 11312-2005《家庭主网通信协议规范》、SJ/T 11313-2005《家庭主网接口一致性测试规范》、SJ/T 11314-2005《家庭控制子网通信协议规范》、SJ/T 11315-2005《家庭控制子网接口一致性测试规范》、SJ/T 11316-2005《家庭网络系统体系结构及参考模型》、和SJ/T 11317-2005《家庭网络设备描述文件规范》。
要建立一个家庭网络系统,首先要确定家庭网络的组成部分,各个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功能和作用,以及家庭网络应用和覆盖范围等基本问题。《家庭网络系统体系结构及参考模型》就是起这个作用。该标准给出了家庭网络的标准体系框架和基础结构,是整个标准体系的基础。
家庭网络系统体系结构将家庭网络系统分成家庭主网和家庭控制子网:家庭主网传输高速信息(包括音视频信息),要求带宽比较宽,通讯模块的成本相对较高;家庭控制子网传输低速信息(控制信息),要求带宽比较窄,通讯模块的成本相对较低。提出这样的体系结构获得了标准工作组成员单位的一致认同,在业界也被认为是最合理的、符合家庭网络的应用需求。
《家庭主网通信协议规范》是由家庭内部具备高性能处理和通信能力的设备构成的高速数据网络。从实际需要出发,根据现有主网设备的情况,在家庭主网中采用有线或无线的物理传输介质,对于有线的物理传输介质,直接采用有线以太网;对于无线的物理传输介质,考虑采用IEEE 802.11和正在指定完善中的UWB协议;网络层统一采用TCP/IP协议。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一是因为现在绝大部分设备已支持上述2种协议,不必在家庭网络中增加新的硬件接口和基础通信软件,节省了成本;二是家庭主网设备往往直接与Internet或其他宽带网络信息服务提供商的系统通信,采用一致的通信协议减少了家庭主网设备使用复杂程度。《家庭主网通信协议规范》重点规范了家庭主网关的IP地址解析和远程访问管理、主网与子网间信息交互、以及家庭主网关软件应用程序接口等,主要解决了家庭网络在现在的网络中使用要解决的远程访问,以及增值服务的使用问题。通信协议对于设备管理、服务发现、网络安全等主要应用,采用了目前正在使用的业界标准,而没有另行制定新的标准。
《家庭控制子网通信协议规范》明确了家庭设备间控制和状态信息传递和管理的技术规范。在家庭控制子网通讯协议中,底层通信确定了有线和无线物理传输介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讯协议,并且明确协议的可扩展性,以支持包括电力线载波等其他物理传输介质。
从家庭网络系统应用的前景看,普遍看好的是无线物理传输介质系统,而在相关的技术研发过程中,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无线传输的频率问题,为此,标准工作组专门向国家无线电管理局提出申请,并多次与国家无线电管理局的专家进行沟通、交流,现已确定无线家庭控制子网应用的无线电频率:430-432MHz及779-787MHz。
《家庭网络设备描述文件规范》解决了家庭网络设备间通信对于信息一致性的要求与多种家庭网络设备功能、性能、使用界面等个性化直接的矛盾。设备描述文件给出了一个家庭网络设备的描述内容的组织格式、方法,使各个设备厂商可以保留设备自身的所有特性,而普通用户在使用这些设备时也不必要更新遥控器、网关等管理控制设备的硬件或软件,做到即插即用。设备描述文件的主要作用是描述设备的功能、控制命令和用户界面,在某个设备加入一个家庭网络系统时,遥控器、网关和其他设备可以通过获得该设备的描述文件而自动生成该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界面。设备描述文件解决了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在功能、参数、控制方式等方面均不完全相同的问题。
《家庭主网接口一致性测试规范》和《家庭控制子网接口一致性测试规范》是给家庭网络产品和服务厂商开发支持家庭网络标准的产品提供的一个技术参考。这两项标准分别针对家庭主网和子网,规范了支持家庭网络主网和子网标准的设备必须要遵守的规定。他们是家庭网络协议一致性测试平台的技术规范基础。